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经管文粹

中小民企老板应克制三大欲望

2015-11-17 21:23:02      点击:

中小民企老板应克制三大欲望

民营企业不同于国企,更不同于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对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等,都应该静下心来做一些思考,结合自身的实际,做出准确的定位。笔者认为,中小民营企业或小微企业的老板应该克制三大欲望。

第一点:想“以人为本”,还是“以奋斗者为本”

民营企业应该建立“以奋斗者为本”的文化,而不是“以人为本”的文化。“以人为本”是政府和国企应该做的事,而不是民营企业所应该提倡的。

好多民营企业thldl.com老板都在喊“以人为本”,都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企业的核心理念,其实,也仅仅停留在嘴上而已,事实上并没有做到,譬如说用工方面,不符合条件的你一定不会要,出工不出力的人你一定不会给他好处。你到现在都不能给员工“双休”,法定假日都不能给加班费,典型的违法犯罪行为,还谈什么“以人为本”?

提倡“以奋斗者为本”,更加符合民营企业的实际,让奋斗者成为企业依靠的中坚力量,让奋斗者得到实惠,让奋斗者得到提拔,这是很多民营企业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基本原则。

政府可以谈“以人为本”,也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因为政府所从事的是社会管理的职能,你不能“嫌贫爱富”,你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在你面前死掉,你应该给他们一点点的救济让他们活下来。

就当前来讲,国企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因为它的任务,包含着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功能,不能简单地用效益和效率指标来评价国企的好坏,所以,国企可以提倡“以人为本”。

第二点:想做“教授”,还是做“老板”

现在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有一些老板们都想去做“教授”,而一些教授们都想成为“老板”。

譬如有些民营企业的老板,不仅在内部给员工培训上课,讲授自己艰难的创业经历,讲授各种新奇的管理理念,还要跑到大学里、论坛上、社会上、电视上,大谈自己的企业治理智慧,最后讲的自己都觉得自己比真正的教授们还厉害。

笔者曾经关注过一个在太阳能行业比较有名气的老板的博客,看了博客里面的留言,其中有个应该是这家企业的员工在博客里面留言:老板,上个月的工资何时才能发下来呀!突然觉得这个老板真的有点离谱,你应该把精力先放在自己的企业,要“解放全人类”,倒不如先“解放自己”,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你还当什么“教授”?

也有这样一些大学里的教授,走上社会,走进企业,走进论坛,大谈企业的战略与发展,大谈企业的考核与管理,大谈企业的组织形式与架构设置,讲的真是头头是道,却让听的人云山雾罩。这样的教授们现在是越来越多了。对这一点本人不做评价,企业的老板们和企业的管理者们心里都有数。

第三点:想“业务第一”,还是“管理第一”

中国的民营企业有1600万家,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或者小微企业。中小企业的最大战略,就是活下去、别死掉。要想活下去,就必须赶紧把业务做上去,赶紧把体量做大一些,形势不等人,市场机会稍纵即逝,先“长大”才是根本。

这也就是说,对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或者小微企业,需要把握“业务扩张”与“管理优化”的关系,业务扩张要尽量的快,越快越好;管理优化应慢一些,要循序渐进。

根据这样的思路,就要在内部力量的分配上,在人力、资金等方面,向业务部门大力倾斜,其他辅助部门要大力压减。凡是“打粮食”的部门该增加就增加,凡是“不打粮食”的部门该砍掉就砍掉。

谈这些观点,是因为笔者最近与民营企业圈子的一些管理同行交流,大家一直在争论“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问题,也在争论“绩效考核到底是为了提高绩效还是分钱”的问题。

其实,企业的哪一项管理不是为了提高绩效?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审计管理不是为了提高绩效吗?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不是为了提高绩效吗?采购管理、销售管理不是为了提高绩效吗?外协管理、事务管理不是为了提高绩效吗?

应该说,“绩效管理”是对企业所有部门的基本要求,“提高绩效”是企业各项管理活动的根本原则。如果把“绩效考核”定位在战略层面,又怎么能够落地?如果通过绩效考核能解决薪酬合理分配的问题,这样的定位又有什么不好呢?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对于中小企业或者小微企业来讲,除了坚持“业务第一”不动摇之外,在内部管理上,采用的管理方法,必须坚决避免“高大上”,反对“教条”,必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

对于那么多的还没有长大的中小民营企业或小微民营企业,还是少谈文化,少谈战略,少谈管理,多多关注业务吧,这方面,雷军的迅速壮大的小米给我们太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