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转型之苦

2019-11-25 10:46:06      点击:

企业的转型升级没有止境,企业家亦是如此。转型,对于企业家而言,这个过程伴随着无数次的阵痛与煎熬。他们就像漂泊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各种不确定因素时常在不经意间出现。


互联网浪潮来袭,对于传统企业,无疑是场暴风雨式的变革,而大多数企业的转型,也许是被动的。“转型不一定能活,不转型一定会死!”这句具有煽动性的口号,更加重了企业家们的焦虑。他们是时代英雄的同时,背后也有不为世人所知晓的苦涩与脆弱。


姜博士点评:

企业要转型成功,有两种应对,要么主动的改变——未雨绸缪,提早布局;要么被动的适应——在困境来临时,及时采取策略进行应对。主动应对,需要管理企业的企业家具有高瞻远瞩的眼界 ,具有忧患意识和果断的决策力和行动力。被动的适应 ,需要企业家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张近东是转型之路最有代表性的企业家之一。3次转型,频开新局。他从1990年创立苏宁以来,在近30年的创业历程中,有过2次涅槃式转型。可以说,张近东的创业史,也是一部转型史。


在外界看来,苏宁的转型之路似乎充满不确定性:传统零售企业能否华丽蜕变成互联网零售企业?离开舒适的“温水区”,牺牲既有的利润、扩展新型业务,是否能让苏宁博得更为广阔的未来?


张近东的答案是,不能有“鸵鸟心态”。面对转型,张近东既是一头勇猛的战狮,也是不怕死的“吃蟹人”。张近东甚至直言:“苏宁不转型会死。”


从2009年开始,张近东便以壮士断腕般的决心,开始了艰难的全面转型之路。苏宁选择了在自己业绩最好的年份,主动陷入“转型焦虑症”,张近东的药方是拿互联网向自己开炮。


任何尝试都需要付出代价。2012年,一向稳健增长的苏宁云商开始出现亏损,当人们担心苏宁的亏损是否会成为常态时,张近东表示:“虽然我们在创新、布局,但是创新需要交学费,布局是要做投入的。”对于转型方向、转型结果,企业家们往往没有什么预判,这条路不亚于一片沼泽地,就算再难,也要鼓着勇气大胆迈出去。


姜博士点评:

唯有舍弃眼前的美丽,走出舒适区 ,才能换得未来的新生。割舍的过程越痛,付出的代价越大,就越可能抵达转型的目标。


2018年是苏宁智慧零售全面落地的一年,张近东在物流建设、IT建设等方面投入巨资。目前苏宁的成绩有目共睹,不仅智慧零售成为了行业领先的趋势,还在零售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逆势上扬。这背后的原因,正如张近东所说,“提早启动转型布局,走出舒适区就是迈向新平台”。最终,短暂的牺牲换来了长期的自由。


企业家的江湖,或许从来就没有什么秘笈,成败皆由自身。


曾经风靡大街小巷不走寻常路的美特斯邦威,如今转型之路却越走越艰难。从2013年开始搭建O2O“邦购”互联网平台至今,美特斯邦威的转型之路虽然走了6年,但每次转型都可以用“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来形容。这也是大多数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一个缩影。


像周成建这样的企业家们,他们最大的焦虑是企业转型的焦虑,最大的寂寞是被时代抛弃的寂寞。特别是在互联网新贵的降维攻击和强力洗牌下,他们的内心深处无不充斥着“烈日灼心”的痛苦和不堪。


当美特斯邦威“有范App”官方宣布“由于内部运营调整,得暂时说江湖再见”的时候,也证实其又一次互联网转型失败。面对折戟沉沙,周成建表示,企业家既要耐住寂寞坚守本心,又要顺应潮流迎合消费升级,非常难。而他要做的,就是找到两者的平衡点。


全球市场需求高速变化,企业如果无法同步升级,就会面临衰退甚至死亡。即使现在是行业第一,但若不能居安思危,当行业发生颠覆性变革时,谁又能保证不会发生柯达或诺基亚式的事件呢?


企业家面对发展的不确定性并非坏事,被誉为“中国企业家教父”的柳传志先生,在一次演讲中就谈到:“不确定性是常态,我们要永远关注形势,在市场变化的挑战中,往往蕴藏着机遇,拨云见日地抓住机遇,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姜博士点评:

成功的企业是在适应新环境、抓住新机遇中诞生的。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企业家向前迈进之路从来没有坦途。在不断的变化和转型中,果断、勇敢做出调整和变革,是一个企业家真正的路。企业家的人生,好比一艘轮船在海上航行,出发了就不能原地打转,只能一路前行。


公司的发展关乎企业家的荣辱,他们的焦虑大都来源于企业发展的命脉。当然,他们最不想看到的便是自己悉心养育的企业悄悄被意想不到的因素扼杀。而这或许将是他们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光,焦虑被压力无限放大。他们不仅将面对社会的指责,还会对员工怀有愧疚感。


为此,一名合格的企业家还需时刻保持警惕,反省自己是否在安逸中犯了以下错误,这11类错误很有可能将企业无情杀死。


  1. 大客户依赖:减量、压价、欠款、拖期、退货、改规格;


企业之所以依赖客户,是对自身产品及业务的不自信,而后者才是企业家所有焦虑根源,也是他们需要日积月累夯实的基础。


姜博士点评:

不论你营销如何花样百出,企业永远不要忘记,你必须用你的产品和服务为顾客创造价值 ,打造与众不同的价值体验和价值比较 ,创造独特的质量、文化、和情感,这才是营销的正道和根本。


2.人员依赖:技术、销售、运营、财务、专家、关键人脉、关键团队、二把手;


企业因人员流失而毙命,一是企业家本身的聚焦能力不够;二是企业并非行业龙头,不能源源不断地吸收新鲜血液。


3.资金依赖:银行抽贷、股东退股、短贷长用、负债过高、还款黑洞、错误投资、非法集资、财务混乱、低收益高借贷;


一家企业要是对资金过分依赖,是因为自身业务的不健康,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这是企业家管理的漏洞,也是企业家投资判断的失误。


4.资源依赖:品牌失效、专家失效土地失效、场地过期、工厂拆迁、原料涨价原料短缺、能源价格、环境资源;


一个成功的大企业家需要做的是完善公司的生态系统,让公司拥有自我保护资产资源的能力,而非依赖外界的支持。


5.天灾损失:创始人健康、地震、海啸、爆炸、火灾、水灾、旱灾、雪灾这些意想不到的因素并不会对一家健康的企业造成致命伤害,要是有企业因此死亡,只能说自身不够强大、高层管理严重脱节。


6.人祸损失:供货质量、官员贪污、员工受贿、合同诈骗、私开发票、对手卧底、恶意举报、媒体中伤;


企业出现这些状况完全归咎于企业家建立的公司体系不完善、对外来压力反对不善。


7.牵连损失:担保连带、行业商誉、创始人声誉、退休负担、福利负担、裁员负担、责任事故、员工伤亡;


企业家不可能独善其身,公司出现牵连损失很有可能是企业家不够面面俱到,缺乏对政策和行业发展的深度思考。


8.政策突变:补贴取消、禁止商业、食品卫生、医疗事故、环保要求、规模要求、安全要求、国际争端;


这是企业家最害怕出现的情况,面对国际争端、规模要求等问题,他们只能提前做好准备和铺垫。


9.违法违规:公款私用、偷逃税款、虚开发票、非法走私、违规生产、违法用工、伪造签名、伪造合同;


企业出现违法违规这样触及红线的行为,说明企业家的道德败坏、企业没有达到成为标杆的体量。


姜博士点评:

企业的体制、规模、市场、格局等等都在变,但“道”不能变,即规范运作的底线不能突破。在不破坏游戏规则的前提下,不断进行局部的微调,不断适应变化的局势,不断达到最佳的平衡,才能持续保持创业的激情和企业的活力。


10.内讧外乱:团队分利、战略分歧、价值观分歧、上游供应、下游经销、终端销售、加工外协、物流配送企业家的凝聚力不够、没有向员工描绘出与他们愿景相一致的蓝图。


11.经营迷失:技术落后、品质落后、设计落后、多元经营、反复换道、求大求全、免费竞争、补贴竞争。


企业家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控不精准、战略思想与时代脱节,并且轻信他人言语,都会出现这一问题。


节选自《成功经理人》第19期,《转型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