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经管文粹

“冬天”更有利于企业转型

2015-12-28 10:27:45      点击:


  从深层次上看待金融危机

  2008年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动荡的冲击下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导致中央经济政策罕见出现一年三调,从年初的“双防”(防经济过热、防通货膨胀),到年中的“一保一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进入9月份之后,鉴于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化为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迅速冰冻,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暴跌,中国外贸进出口快速下滑,中国经济面临着被金融危机拖累失速的风险,中央政府更进一步把经济政策调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幅度降低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推出总额高达4万亿的财政刺激计划以及惠及多个行业的产业振兴规划。
  面对这种复杂、快速、多变、高度不确定性的外部市场环境,置身于其中的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难免饱受煎熬,在经济过热时面对紧缩的信贷政策难以获得贷款支持,在经济下滑时又遭遇市场萎缩、订单减少、库存增加、存货跌价等困难,从而出现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倒闭。
  现在,大部分企业面对的是市场萎缩的现实困境和政府救市的不确定未来,无法预见全球经济以及中国经济将在什么时候见底并走向复苏,即不知道冬天到底有多长,所以无法有效制订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
  其实,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尽管来势凶猛,但并非无迹可寻。在深层意义上,自然不能把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仅仅归结为华尔街的贪婪,它更是由于全球化以及新技术在经济领域所引起的革命性变化,和无法迅捷变化的社会结构之间的摩擦所致。纯粹从经济和效率角度出发的全球化产业再造,引导资本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而由国家、政治、文化、习俗、教育等慢变量推动的社会结构,却无法像资本那样迅速跟随变化,这种张力产生了不平衡,并最终演化为金融危机这样一种破坏性的方式来进行消弭。
  从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中国制造”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但是,经过30年的发展,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所建立的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已经显示出疲态,能源、环境、城乡二元结构、收入分配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低等制约因素开始显现。所以早在几年前,中央就已经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能否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立创新性国家、形成低能耗、环保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实现惠及全民的共同富裕,将决定中国未来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还是陷入增长陷阱的重大命运。
  从企业微观经营的角度,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建立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低成本、规模化经营方式也已经难以为继,从日韩等已经走过出口导向型发展阶段国家的发展历程看,产业升级是必由之路,企业必须适应这种转变才有未来。
  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一些企业会因为金融衍生品、库存跌价、产能过剩形成经营损失,所以短期内求生存的一些“过冬”措施是必要的,也是必须马上应对的,但是,针对未来的长期规划,我们与其去预测“冬天”有多长多冷、春天什么时候才能降临,反不如透过金融危机的迷雾,从经济趋势的长期变化中去寻找发展的支撑。
  过冬三部曲
  所以金融危机是危机也是机遇,客观上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实现转型的外部契机。如何走出危机,实现更大的发展,企业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求生存,练内功,谋转型。
  客观上说,如果一个企业现在才开始考虑如果过冬,不管如何应对,将注定会受伤,做的最好的企业是已经提前数年完成产业调整的企业,其次是提前一年收缩扩张,拥有比较充沛现金流的企业,再次看到危机发生,果断断臂求生的企业。相反,危机对企业的冲击也会在几个层次上推进,首先是拥有比较高的金融杠杆、或者大量涉足金融衍生品的企业,将首先被金融海啸的第一浪击垮,然后是通过借贷正在大规模扩张的中途但还没有形成经营优势的企业,将在全球经济衰退中破产,然后是现金流紧张的企业将在寒冬中被抽血而亡,再然后是经济发生转向之后难以调整的企业将被搁浅到退潮的沙滩上等待死亡。
  在动荡的变局中,企业需要对环境变化保持高度审慎的敏感和洞察,在看不清变化方向的时候,宁可保守一点,即把企业的经营基调从促发展转向求生存,裁员和缩减规模当然是必要情况下的一个必要手段,但真正能给企业带来致命打击的,往往是失误的投资,天气冷了,就把身体蜷缩一点,这是动物在自然界的生存本能,否则只会让身体的能量过快的消耗。
  但冬季也不意味着企业就要被动的防守,消极的等待,在渡过生存危机之后,就要考虑为经济复苏时期的扩张做准备,在经济前景和产业趋势还不明朗的“黑暗”时期,所谓的练内功,除了把高速发展时期的一些不好的积习进行淘汰之外,更主要的是培育具有高活性、高适应性、高战略自由度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让企业针对多个发展方向提前布局,又不会因为预测的偏差带来无谓的失误,可以说是一个相对“无为而治”而在趋势明朗之后又能够“无为而无不为”的战略选择。
  产业重新走向复兴的时候,往往和危机之前的景象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所以这也要求企业在冬天不能完全被动的等待春天的到来,而且要善于观察风向和季候,根据新的时局变迁为自己寻找新的生存空间,以及新的生存技能,可能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需要转型,但经历了寒冬的瘦身,也是一个转型相对容易的时期,至少要把转型做为一个考虑的要素,以适应新的产业形势。
  所以走过冬天的过程,就是一个屈身、圆融、再伸长的过程,繁荣时要有危机意识,萧条时要有乐观主义精神,当感觉支持不住的时候,不妨以诗人的名言来激励: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从社会结构变迁中发现战略机遇
  经济结构上的调整让不少企业走入经营困境,甚至难以为继。如从出口驱动向内需驱动转变,从事订单生产的出口型企业很少能实现成功转型;需求结构的多样化让习惯于粗放经营的企业找不到感觉,曾经的规模战、价格战、广告战、概念战等竞争利器在逐渐普及之后,也日渐锈蚀。
  企业战略家们应该明白,对于企业长期战略的构建,透过光怪陆离的产业表层,从社会结构的变动中发现长期趋势中孕育的战略机会,是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点。
  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传统加工制造环节的难度,这是形成“微笑曲线”的原因,也使得基于“规模-价格”的竞争模式威力大减。与之相对,建立基于消费群体效应的竞争壁垒变得更加有效。
  分析新经济条件下的赢家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它们都有非常鲜明突出的价值内核,这个价值内核可能是基于核心技术,如微软,也可能是基于品牌,如耐克;同时还具有把价值传递到更大范围的方便高效的通道。鲜明独特的价值使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依然散发出独特的光芒,方便高效的通道使其价值能够更多的转化为实际收益,并有实力进一步投入核心价值的维护,形成良性循环。
  如果说基于核心技术的价值创造来源于持续的技术投入,在建立品牌价值以及围绕品牌形成业务模式上,则更多的建立在企业对社会结构的理解上,传统上,企业把品牌仅仅做为表征企业产品质量和特色的一种承诺,而真正的品牌价值,实际上发挥的是对目标消费群体的组织和引导,具体的产品只是传递品牌价值的一个道具。由于网络效应的存在,建立在社会价值之上的品牌价值具有自我强化功能,从而形成先发优势和竞争壁垒。
  具有倍增效应的资本市场的作用在于,可以让一个有价值但规模尚小的公司通过整合资源获得快速成长,因为资本定价不但要看公司的赢利,更要看公司的成长前景,对于高速发展的公司来说,通过资本市场的价值显化,实际上是把未来的能量注入到了公司现在的肌体上,这使得公司在小的时候就可以同样规模的公司进行更大的操作,产业和资本的互相强化,是公司高成长的增长动力。
  所以概括而言,企业要挣脱在低价值环节挣扎的困境,需要有更深入的洞察,在社会变革中发现具有可组织性的社会群体特征,对接或建立具有稀缺性和自强化特征的资源形成业务模式,通过资本市场的助力获得领先的竞争优势,沿着价值发现到价值实现和价值维持的路径,找寻企业发展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