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板是什么,和新三板有什么不同?

"新四板"是什么?
2012年,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解决"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社会资金多、投资难",即"两多两难"问题,中央允许各地重新设立区域性股权市场,研究并推动在沪深交易所之外进行场外资本市场试验。
2012年8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参与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指导意见》,从政策层面首次确认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包括四个层次:
目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已陆续成立31家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
2014年12月初,证监会主席肖钢在"民族地区股权市场规范发展座谈会"表示,区域性股权市场是由地主政府管理的、非公开发行证券的场所,是资本市场服务小微企业的新的组织形式和业态,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组成部分。
"新四板"做什么?
1、小微企业培育和规范的园地
2、小微企业的融资中心
3、地方政府扶持小微企业各种政策的资金综合运用的平台
4、资本市场中介服务功能的延伸
"新四板"的业务范围:以债信融资、并购重组为重点,逐步带动股权融资
"新四板"的功能定位:以中介服务为主导,积极发挥投行等中介服务功能,在投融资双方个性化需求匹配中牵线搭桥,设计产品,创新融资模式
"新四板"未来会怎么样?
新四板--中国未来的纳斯达克!
纳斯达克由场外资本市场发展而来:
1961年:为了推进证券业的全面规范,美国国会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所有证券市场进行特定的研究。
1963年:SEC会放弃了对全面证券市场的研究,而是将目光盯住了当时处于朦胧和分割状态的场外市场。并提出了"自动操作系统"作为解决途径的设想,并由全国证券商协会(NASD)来进行管理。
1968年:自动报价系统研制成功,NASD改称为全国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体(NASDAQ)。
1971年2月8日:纳斯达克(NASDAQ),开始对超过2500种柜台交易的证券进行报价。
1975年:NASDAQ建立了新的上市标准,从而把在NASDAQ挂牌的证券与在柜台交易的其他证券区分开来。
1982年:NASDAQ最好的上市公司形成了NASDAQ全国市场,并开始发布实时交易行情。
2007年10月:NASDAQ升级为交易所,其监管标准便与纽交所相差不多了。正式转型为场内资本市场(交易所市场。)
由纳斯达克的发展路径可以看到,新四板市场经过长期的发展也极有可能从柜台交易市场向做市商、交易所市场过渡。即使在NASD转型为场内资本市场后,仍未与场外资本市场断开联系。
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场外资本市场将场内资本市场的源泉。NASD现在同时负责监管美国的两个场外证券交易市场即场外交易电子报价板(OTCBB)和粉红单市场(PinkSheets)。
由于OTCBB市场直接使用NASDAQ的报价、交易和清算系统,同时接受NASD和美国SEC的监管,NASAQ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美国主流场外交易市场OTCBB的运作模式。
美国许多公司的股票都先在OTCBB系统上市,获得最初的发展资金,通过一段时间积累扩张,达到纳斯达克或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挂牌要求后再升级到这些市场,思科、微软等著名公司都走了这条道路。
- 上一篇:新四板上市的5大核心价值 2015/12/28
- 下一篇:“关系员工”的管理 2015/12/28